应天书院,旧址位于商丘古城南门外的东城湖内,为北宋时期四大书院之一。应天书院的前身是后晋时杨悫所办的私学,后经其学生戚同文的努力,得以发展。l009年,宋真宗御赐匾额“应天府书院”。宋仁宗时,又于l043年将应天
书院改为南京国子监,使之成为北宋的最高学府之一。后该书院在曹诚等人尤其是应天知府、著名文学家晏殊的支 下,得到很大发展。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等一批名人名师在此任教,更使书院人才辈出,显赫一时。
生于五代 源远流长
拂去历史的尘埃,商丘古城今日的浮躁难以淹没岁月的沧桑。毕竟这片土地曾经目睹了几多朝代的更迭,更承载了几多名士的文化之压,土地是有灵性的,它赋予这座古城以文化的灵秀。
钩沉稽往。历史上溯到1000多年前的五代十国时期,分裂动荡,金戈铁马。作为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的中原,官学遭受破坏、庠序失教的状况较全国各地更为严重。因此,在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私人创办书院、学舍之风便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作为应天书院前身的南都学舍就是在这个时期建立。
南都学舍由当时宋州热心教育的知名人士杨悫创办,并且得到了当地最高军政长官、将军赵直的鼎力相助。
采访过程中,提起应天书院创始时期的发展,睢阳区博物馆讲解员郭平特意强调了戚同文在商丘历史上的贡献:“戚同文不但是应天书院的创办人之一,而且因商丘近水楼台先得月,他还为应天府培养了大批文人官宦,在宋代,商丘出现了许多著名人物,这里面就有他的功劳。”
戚同文,字文约,本出身于儒学世家,但由于自幼父母皆丧,他只好随祖母到其娘家生活,后来祖母又病逝,他更孤苦无依。但就是在那种饥寒交迫的境况下,他仍坚持读书,有时候甚至还借月光读书。这时,宋州楚丘同里人杨悫正在家聚徒讲学,戚同文路过学舍,被杨悫留在学舍内,授以《礼记》让其诵读。戚日背一卷,杨悫大为惊异,就免费收留了戚同文。不到一年,戚就能读四书五经。
杨见戚聪慧,将来必有大才,遂将其妹许配给戚同文为妻。戚同文有了家室之后,面对五代十国时期天下混乱、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时局,他立志不仕,不追求功名利禄,而决心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企盼天下大同,遂以“同文”为其名。杨悫劝他出仕,他却说:“长者不仕,同文亦不仕。”可见他矢志于教育事业的决心和意志。
杨悫死后,戚同文为了报杨悫的教育之恩,在赵直的帮助下,筑室、教书授徒,学生有百余人。宋初的著名人物许让、宗度、王砺等进士皆出其门,声震朝野。
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归德改称宋州。北宋政权为选拔急需人才,实行开科取士,南都学舍的生徒参加科举考试,登第者有五六十人之多。文人、士子慕戚同文之名不远千里而至宋州求学者络绎不绝,出现了“远近学者皆归之”的盛况,南都学舍逐渐形成了一个学术文化交流与教育的中心。
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戚同文去世,虽受赠礼部侍郎,但南都学舍的工作却一度中断。
盛于北宋 最高学府
北宋的建立,结束了天下纷争的混乱局面,社会环境处于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时期。且北宋休养生息,开科举,兴农业,当权者也急需选拔一批有识之士,历经乱世的大批心怀抱负的文士多想一展才华。因此,整个北宋好学之风甚浓。
宋真宗景德二年(公元1005年),宋州升为应天府。之后,应天府民曹诚“请以金三百万建学于先生(杨悫)之庐”,在南都学舍旧址,重新修建学舍150间,聚书1500卷,“博延生徒,讲习甚盛”。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曹诚愿以学舍入官,并请令戚同文之孙戚舜宾主院。宋真宗“面可其奏”,并御赐匾额“应天府书院”。从此,这所书院得到官方承认,成为宋代较早的一所官学化书院。
应天书院被纳入地方官学管理后,北宋当权者通过赐书、赐匾额、赐学田等手段逐渐加强了对书院的控制。但是,在教育方针和教学方法上,书院仍有充分的独立性,保留着私学教育的鲜明特点。
宋仁宗初年,北宋著名文学家晏殊任应天知府。任职期间,晏殊对书院教育极为重视。他大力聘请名师任教,使应天书院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宋仁宗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又将应天书院改为南京国子监,与东京(汴梁)国子监、西京(洛阳)国子监并列为全国最高学府。
但可惜的是,应天书院在历经了辉煌后,却也难以逃脱战争的劫难。宋钦宗时,金兵南侵,中原沦陷。一时间,弥漫着书香的应天书院毁于战火。
后来,直至明朝嘉靖时,御史蔡瑷又在商丘城西北隅以社学改建,而沿用旧名。但为时不长,宰相张居正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下令拆毁天下所有书院,应天书院没能逃过此劫。
在此期间,应天书院培养出了诸如官至户部尚书的侯恂、南京国子监祭酒的侯恪、兵部侍郎叶廷桂等名臣。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知府陈锡格重修应天书院,但在短暂的辉煌后又被废止。
范仲淹与应天书
翻开应天书院厚重的历史,会发现范仲淹与应天书院有不解之缘。学成于应天书院的范仲淹,后又授学于这所书院,促成并见证了应天书院的最辉煌时期,使京东之学风一时大振。
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己任的范仲淹本来家居苏州。他两岁丧父后,母又改嫁朱氏,因不堪忍受别人的欺侮,便不辞而别,来到当时已大有名声的应天书院苦读诗书。
从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开始,他在书院熬过了5年苦读生涯。《宋史·范仲淹传》载:“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
当时,他写有《南都学舍书怀》一诗:白云无赖帝乡遥,汉苑谁人奏洞箫。多难未应歌凤鸟,薄才犹可赋鹪鹩。瓢思颜子心还乐,琴遇钟君恨即消。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
此诗记述了范仲淹初来应天府(南都)的心境,诗中虽流露了些许幽怨情绪,但却充满了乐观与自信。
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宋真宗驾临应天府。正月二十九,升应天府为南京,改圣祖殿为鸿庆殿,并赐宴三日。应天书院的学生均倾巢而出,前往观看,唯独范仲淹仍在院内读书。有人问他,为何错失良机而不去看看?他却回答:“异日见之未晚。”可以想见他在应天书院求学时坚强的毅力与远大的抱负。
范仲淹终于在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以中乙科第九十七名的成绩考中进士,授广德军司理参军。
宋仁宗时,范仲淹因母亲去世辞去了兴化县令的职务,在应天居丧。晏殊特聘服丧在家的范仲淹主讲于应天书院,范仲淹欣然受命,“日于府学之中,观书肄业,敦劝徒众,讲习艺文,不出户庭。”
由于名师任教,整饬学风,四方学者纷纷慕名前来就学。范仲淹凭借自己渊博的知识、谨严的治学精神和忧国忧民的言行,赢得了学生的拥护和爱戴。应天书院在全国的地位达到了空前未有的高度,一时“人乐名教,复邹鲁之盛”,俨然为中州一大学府。
范仲淹虽身在学校,而以天下为己任。在此期间,他还向宋仁宗呈《上执政书》:“请择郡守,举县令,斥游惰,去冗簪,慎选举,抚将帅……”希望朝廷无过,民生无怨。可以说,范仲淹后来的政治改革思想,在这里已初步形成。
晏殊在写给朝廷的《举范仲淹状》里,称范仲淹“独守贫素儒者之行,实有可称”,要求朝廷加以重用。宋仁宗天圣六年(公元1028年)冬天,范仲淹被提拔到中央任秘阁校理,离开应天府。
旅游开发 书院重现
由于应天书院没有留下太多详细的实物资料,因此,关于它的确切位置至今仍有争议。长期致力于应天书院历史研究的睢阳区博物馆讲解员郭平认为,如今的应天书院旧址,就位于商丘古城南门外的东城湖内,那突出湖面的小岛,应该是当年应天书院的旧址。
近年来,在我市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曾经辉煌一时的应天书院的修复工作也被提上议事日程,并于2003年得到河南省人民政府的批准。
应天书院修复工程总占地面积30余万平方米,主要修复崇圣殿、前讲堂、书院大门、御书楼、状元桥、教官宅、明伦堂、廊房等。工程计划总投资1920万元。
8月10日下午,记者在应天书院修复工程现场采访时,虽酷暑难耐,但施工现场依旧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工人们正在紧张施工。目前,已完成大门及仿古围墙、崇圣殿主体工程等。预计到2007年年底工程可全部竣工。
据商丘古城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应天书院修建完成后,商丘古城旅游区将增加古文化建筑观光游和学术游等新内容。
行走于历史与现实之间,在浓郁博大的宋文化的熏陶下,应天书院将打开一扇洞悉北宋书院文化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