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宁县西部的上汤、东林、南岳、船滩等地,新春流行抬着菩萨王玄正伯公和岳王爷,外出到各村庄领受人们祀奉和唱傩歌的傩活动。传说此地王姓的远祖名王玄正,是明朝景泰元年(1450)出生的,本 是道士,有兄弟四人,王玄正只生一女嫁于李姓,王玄正三位兄弟先后去世,侄儿便过继在他名下,嗣后武宁县周围有二十四个王姓村 庄,均发脉于王玄正。王玄正死后,女儿为其雕像祀奉,此俗在王氏 宗族中便习传下来。一九四九年前,王姓按数个相近的村庄结合为 一个祭祖区,抬着王玄正轿子,到自己辖区的村庄领受祭祀,然后唱傩歌,这一民俗谓之“打傩”。

船滩乡斜石村也同样有打傩。此地打傩的传说是:明代斜石吴姓村学堂的八个小孩,扎裱一孔子像,每日装香敬拜孔子,渐渐就发灵了,由此兴起打傩。和以上两处不同的是:因为宋代岳飞在武宁县境留有战绩,百姓崇拜岳飞,所以斜石村就把岳飞当作大老爷敬祀,岳飞的一员部将(唤作三伯公)陪祀。每年大老爷出案,主要到吴、陈两姓的村庄,以后扩大到李、王、周姓,共有七十村庄都去领受祭祀。大老爷的神案是一幅软案,即以布画一轴岳王像,岳王像旁还画 这七个村庄的太公(即远祖)像。软案以t形的竹架撑着,软案上方插一捧野鸡毛。村人扬着两面大红旗,红旗代表“傩公傩婆”,另外挑着二十四个傩面具,依次到各庄领受祭祀,然后唱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