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山,位于宁明县驮龙镇的左江岸边,距县城约25公里,离南宁市180公里。在它那临江的一面高约260米的崖壁上,有一组规模巨大、内容丰富而奇特的图画,这就是花山壁画。花山壁画狭义是指广西宁明县花山的崖壁画,广义是指考古工作者先后在凭祥、龙洲、宁明、崇左、扶绥、大新、天等等壮族聚居区的左江流域各县发现的崖壁画。
因宁明县的花山崖壁画的画幅最大,人物画像最多,内容也最复杂,是上述各地崖壁画的代表作。所以,人们把左江流域各县的崖壁画统称为花山壁画。以宁明的花山壁画而言,画幅中有人像、兽像、物像(似铜鼓或铜锣的图案、环首刀等)等。
最高的画像距山脚约40米,人像最高大的有2.4米,最小的只有0.3米,多数人象在0.6米至;1.5米之间,双脚下蹲叉开,呈八字形,双手向上平举,与人头呈山字形。整个人像酷似青蛙在水中游泳的姿势。人像线条粗犷,有力,形象古朴。所有画像全部是土红色,虽长年经风雨侵蚀,但有部分色泽依然清晰。
千百年过去了,壮族先民们生活与斗争的历史早已随着东流的江水渐渐逝去,但他们绘制的规模宏大壮观的崖壁画艺术,穿越了数千年漫长的历史时空,经受着风雨的冲刷和雷电的摇撼,至今仍以鲜明的色彩、绚丽的风姿、独特的风格和艺术独立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