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鸣慷有音,抚弹筝慨余。”三国的曹植任鄄城王期间,曾对现今的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郓城古筝有过如是描述。
郓城的制筝作坊产生于明洪武30年(1397年),郓城县城北的刁庄,曾是郓城古筝制作中心。郓城古筝也即刁庄古筝以其浓郁委婉的音韵,行云流水般的音响,成为山东筝派的发祥地。现今在古筝制作传人刁望河的带领下,在传统制筝工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根据郓城古筝传统的16弦制作原理,研制出18弦、21弦、23弦郓城古筝,并成功地研制出独特的26弦筝。
据刁望河介绍,刁庄古筝取材源自原木,选料非常讲究,讲究“七不取”:追施过化肥的不取,明水灌溉过的不取,生长过快过缓的不取,树身低于5米的不取,地上1米处直径达不到50厘米的不取,有疤痕烂皮的不取,阴面丰满阳面萎缩的不取。而工艺流程更为复杂,仅组装一项就分为扣框、串门、上乐山等十一道程序。烘烤是郓城刁庄制筝的绝密工序,把一块长方形的木板烘烤成一定弧度,往往需要20天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一架纯手工古筝往往要3个月的时间才能完工。正是这些苛刻的要求,才造就了郓城刁庄古筝的盛名。1956年,赵玉斋先生携改进后的刁庄制筝,随中国文化代表团参加在捷克举行的第十一届“布拉格之春”音乐会,获得极大成功。1961年8月,全国各筝派名家云集西安会艺,确认了“八大筝王”,其中郓城人占两名——赵玉斋、高自成,他们所使用的刁庄古筝被与会者公认为是“世之杰作”。
相传在西汉时期,有一个宫女走出宫廷,隐居在郓城一带,她先后向世人传授了 《汉宫秋月》、《隐公自叹》、《鸿雁捎书》等筝曲。于是,筝乐开始在郓城一带盛传至今而不衰。明朝,筝在鲁西南甚是盛行。如今,在郓城县陈坡乡黎仝庄还保存着明代万历年间的一架十六弦古筝。自清朝以来,筝在山东大地更是迅速发展,特别是菏泽市的郓城、鄄城、牡丹区和聊城市的临清市一带很是普及,菏泽民间传有“城内大户多有瑟,城外村村都有筝”的说法,郓城则享有“书山戏海,筝琴之乡”的美称。
山东筝派传统的演奏技法可概括为:右手的“托、劈、抹、挑、勾、剔、花、撮、摇”;左手的“虚、实、点、按、滑、揉、颤、走”。特别是右手拇指小关节连续快速地“托、劈”所形成的“摇”指手法、“花”音手法、八度大跳的“勾搭”手法,以及左手“走”指手法,在全国各筝派中有其独特的风格。
来到水浒好汉城走进古筝坊可以亲眼目睹郓城刁庄古筝制作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