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株溪林场场部往东南方向约2公里,有一片开阔的盆地,这儿曾是株溪的中心地段—华山。由于公园所处区域地处闽赣交界之处,古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此便有驿道穿境而过。明清时代,由于龙吟寺、望仙峰等名寺的兴起,株溪出现了五里一庵、十里一寺的佛教全兴时代。
佛家的兴起不仅带来了众多的僧人和香客,也带来了农业和商业 的空前繁华。极盛之时,境内人口近万,俨然成为一方名邑。诚如资溪古县志所云:时人唯知有株溪而不知有泸溪也!
如此旺盛的人气,推动了株溪古驿道的多次修整。根据古史记载,当时南城、泸溪通福建的道路,就是在横山交汇后,经株溪到西坑而后出江西的。由于年代的久远,许多的道路早已毁损严重,面目全非,而唯有株溪到西坑段保留下来,其中最完整的就是华山古道。华山古道保留得最好的一段约有二公里,蜿蜒于山腰,由低渐高。宽达五米的青石板路两旁树木参天,此外横亘的青石拱桥也依然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