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各地的传统节日大同小异。主要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小年、除夕(即“大年”)。其中以除夕、春节最为隆重。

农历12月24日(有的地方25日)为“小年”,12月30日(小月为29日)为“大年”。亲人纷纷回家团聚。门首贴春联,屋内贴年画,张灯结彩。燃香烛、鸣鞭爆、烧年纸、祭祖先,全家聚宴,谓之“团年”。当晚给小孩包“压岁钱”,全家围着火盆吃茶点、话丰年,曰“守岁”。夜深鸣爆竹关大门,叫“关财门”。正月初一为“春节”,天未亮即鸣爆竹开大门,称“开财门”。接着燃烛、烧纸、敬天地、拜四方,叫“出行”。随后亲友互相拜年,互约酒会。夜晚有灯彩、看戏、看电视、放焰火等娱乐活动。到正月十五日“元宵”灯彩盛会,吃“元宵丸”(糖心糯米团)。“清明”有祭祀、扫墓、春游、踏青之习。“端午”(五月初五)家家门上悬菖蒲、艾叶,屋内洒雄黄酒,食糯米棕子、包子、糕点、蛋等,小孩吊“香袋”,染红指曱。沿河集镇赛龙船。8月15日为中秋节,全家团聚共赏明月,食月饼和糕点。9月9日为“重阳”,素有食米酒和封缸酒之风,还有放风筝之习。崇仁县相山、港下、山斜等山区群众还兴下元节(10月15日),又称“10月半”,燃香烛、鸣鞭炮、吃米糍、摆酒宴,以示欢庆丰收。一些地方还有“冬至大于年”之说,如资溪县视冬至这天为上祠祭祖之日现此习渐弃。
新中国成立后,以公历纪年,增添了新的节日,以“元旦”、“五·一”、“国庆”等节日庆祝活动最为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