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古老的塔门,走进文峰塔内,187级台阶盘旋绵延,仿佛时光无尽的年轮,延展进历史深处———它走过了近400年的岁月:风雨侵蚀,它幸运保全;战火波及,它傲然挺立。
作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区最富代表建筑之一的文峰塔,关于它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近段时间,国宝文峰塔实施的“倾斜角度观测”工程,又一次引起了聚焦。作为许昌最有代表性和标志性的建筑,文峰塔的保护价值何在?“倾斜角度观测”工程包括哪些具体内容?进展情况如何?在漫长的岁月中,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峰塔受到了哪些严格的保护和呵护,至今依然保持着曼妙的“身姿”,散发出迷人的光彩和活力?
倾心呵护,文峰塔巍然屹立
近400年岁月,文峰塔屡经劫难,多亏保护得力才幸免于难。档案记载,清康熙己亥年(公元1719年),文峰塔塔顶被雷电击裂,经住持僧募化,得以修葺;嘉庆壬戌年(公元1802年),再度被雷电击中的文峰塔被重修塔顶;至咸丰戊午年(公元1858年),文峰塔自顶及基进行大修整,使“笔峰卓立,顿复旧观”。
1991年和1993年,文物保护部门先后在文峰塔上取下两枚日军进攻许昌时留下的37毫米的飞机航空炮弹丸。这两枚弹丸成为日军侵华的又一铁证。
新中国成立以后,文物保护等部门十分重视文峰塔的保护工作。1978年,经我市积极争取,由省财政专项拨款,维修了基座、砖墙、龙头、弹痕等,安装了塔心室门和避雷针。1991年,由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技术室对塔进行了测绘。随后,以文峰塔为中轴线,南北建有阁,东侧建有长廊与角楼,形成了完整的仿古建筑群体,使其得以妥善保护。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我市文物部门的多方努力下,由国家文物局拨款,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对塔刹、塔顶、塔基进行了较全面的整修。2000年以来,我市进一步加大了对文峰塔的保护力度,多次采取基础加固、增加防护设施等措施。为更好地保护文峰塔,由市政府牵头,对文峰塔周围的环境进行了整治、改造,严禁地下水的采取。并在城区规划中,确定将上世纪70年代修建的小火车道线规划改道在城区之外。
2008年11月中旬,许昌博物馆对文峰塔前记载着文峰塔修建和维修情况的三通石碑加盖了碑楼予以保护,下一步将围绕塔基安装围栏,加大对文峰塔本体的保护力度。
备受关注,是“观测”而非“纠偏”
记者从许昌博物馆获知,事实上,目前文峰塔正在实施的是“倾斜角度观测”工程,并未开始“纠偏”工程。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峰塔,其保护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经过充分的论证和严格的审批,文物部门对此做了大量工作。2004年,地质勘测部门勘测出,文峰塔倾斜度为1°18′。2008年7月,许昌博物馆与许昌地质测绘院达成专门协议,进一步开展对文峰塔为期两年的倾斜观测,以期找出其倾斜的规律性,为下一步文峰塔的整体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许昌博物馆已着手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制作文峰塔的整体保护方案,方案完成后须经省文物局审核并报国家文物局审批核准。对文峰塔的整体保护,具备宏观视野,力求建立一个文物保存状况良好、相关设施完善,并拥有独特人文与自然景观的优秀文物保护区。
相关介绍:国宝文峰塔
文峰塔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由许州太守郑振光为振兴许昌文风而建。它高50.03米,平面呈八角形,是一幢十三层楼阁式砖塔,由基台、基座、塔身、塔刹四部分组成。
文峰塔作为我省200座明代砖塔之冠,在整体造型、建筑结构与雕饰上,体现了明代工匠高超的建筑技巧和精湛的雕刻艺术,富有浓郁的中原色彩和典型的地方特征。在清代,“文峰耸秀”成为“许州十景”之一。
更重要的是,文峰塔是明、清时期儒、佛、道三教合流的产物,为研究当时地方儒、佛、道杂糅的宗教提供了有力的实物见证。到了2006年,有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文峰塔,无可争辩地站在了市区文化的最高端———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