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塘是三岔河(即遵义丹霞谷)风景名胜区从上纸厂往东上至磨槽滩的一段沟谷,全长约3.5公里,其间一段溪流顺山势回环旋绕,酷似太极图,人们称之为转塘。其两侧山体壁立,相隔不到30米,树木荫翳日,头顶一线天。途中涉陡滩,攀绝壁,爬木梯、越沟堑险象环生。筑路碑,钱坛子,五叠瀑,水啃石,转塘,空洞地等神奇景观应接不暇。可以这样说,转塘集三岔河九沟十八岔的惊险神奇于一身,是游客探险猎奇,赏心悦目的最佳境地。
转塘惊险,惊险在路。途中要涉过两处10余米宽的陡石滩。两滩均“全石以为底”,青苔布其上,绿绒绒的。脚踩在上面,滑碌碌的,只能咬紧牙关,挖紧脚趾,诚惶诚恐而涉过。路是清代实业家袁锦道“自蠲锱铢,请匠鸠工”,“穿崖凿壁,剪碍除险”开辟出来的石级鸟道。中间1公里左右的道路又陡又窄,尤为险。陡的地方陡得象一堵劈头,窄得地方窄得搁不下五个脚趾,只好手脚相协,攀着石缝或藤蔓,侧着身子慢慢往前搌。仰视山峰,壁立千仞,鸟瞰沟谷,几十米绝壁,让人头晕眼花,腿脚打颤,不寒而怵。沟底还时不时地传来岩蛙“呱呱”的叫声,仿佛在为你惊惧不安。有两处5米左右的峭壁无从劈路,只好架木梯过去。还有一处沟堑,光溜溜的,下面是几十米的深谷,只能吸一口气跳过去。转塘神奇,神奇在引人入胜的景。从上纸厂过河石滩,袁锦道筑路的>之一就屹立在路边。碑为六棱形,正面上方有袁锦道坐像,碑文共188字,阴刻,竖书,楷体,记述了袁锦道修路的全过程,可谓言简意骇。接着是钱坛子景观,它是一个圆形的水塘,水从几米高的地方倾泻下来,发出“嗡嗡”的回响,就像倒水倒入坛子一般,后又因袁锦道铸币被官府查抄时将其钱币工具投入塘中,故名钱坛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