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卜楞寺的绘画包括壁画和唐卡画,壁画内容包括佛本生、佛经故事、佛像、历史人物、医学图解等,色泽鲜艳,充满生活气息。唐卡画即卷轴画,绘在布幄上,十分精致。拉卜楞寺的堆绣艺术亦堪称一绝,用各种色彩的绸缎剪成所需各种形状,如佛像、人物、鸟兽、山水、花草、虫鱼等,绣在布幔上,底部垫以羊毛等物,有着强烈的立体感。拉卜楞寺的造型艺术坛城、雕塑、酥油花等,都具有浓郁的宗教、民族特色。
拉卜楞寺以丰富的藏书、经卷令人赞叹。现存经卷8万余部,可分为:哲学、密宗、医药、声明、历史、传记、工巧、天文、文法、修辞等10余类。这些书籍中,有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著作的原作,有历世嘉木样大师和高僧编撰的经文,有西藏达赖、班禅和各大活佛的论著,还有由印度梵文翻译编订的《甘珠尔》、《丹珠尔》(即大藏经)等。尤其珍贵的是印度圣贤华尔旦达哇智华亲手用金汁书写的《贝叶论》;一世嘉木样大师用金汁书写的《贤劫经》;宗喀巴大师编著的《菩提道次第广论》、用银汁书写的《松赞干布传记》,以及用金汁、银汁、珊瑚、松耳石、珍珠、砗磲六种粉汁书写的《金刚经》等许多从藏文初创和西藏佛教前弘时期流传下来的稀世珍本。这批藏经不仅是国宝,也为全世界
各国佛教界所瞩目。它对研究藏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天文、地理、宗教等,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1958年前拉卜楞寺藏书达22.8万余部,后来损失严重。2002年所存经籍仅占原藏书的39.6%,计有6.5万余部,1.82万余种(复本书和《甘珠尔》、《丹珠尔》除外),包括医药类、声明类、工艺类、天文历算类、修辞类、书信类、历史类、传记类、全集类和各种佛典。甘肃省成立了“甘肃省拉卜楞寺藏书研究所”, 1988年改为“甘肃藏学研究所”,展开了对拉卜楞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