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娘湾海域栖息着上千头五彩缤纷的野生海豚,以中华白海豚为最,这些被誉为“海上大熊猫”的中华白海豚将这当作了自己的家园。游客可以到中心景区指定地点购票乘坐快艇出海观海景、觅海豚,欣赏海上精灵曼妙舞姿并与之亲密接触。
三娘湾海域有难得一见的世界奇观——三娘湾“七彩海豚”。在三娘湾你可以看到的海豚有黑色、灰色、白色、粉红色、墨绿色、海蓝色等,跳跃的颜色划过碧蓝的海面,绽放出绚丽多彩的海上芭蕾,场面壮观、热情奔放,令人叹为观止。
三娘湾因中华白海豚的大量涌现一跃成为广西最热门的景区之一。在三娘湾海域栖息着上千头中华白海豚,五彩缤纷的野生的中华白海豚成群结队,在三娘湾海域觅食、漫游,海鸥也尾随其后,形成了海洋生态共荣的奇观。据世界鲸豚研究专家研究认为,三娘湾的中华白海豚是目前全球最年轻、最有活力、最健康的种群,专家还认为三娘湾创造了可近距离观看海豚和海豚与人亲密接触的世界奇迹。
中华白海豚不集成大群,常3—5只在一起,或者单独活动。性情活泼,在风和日丽的天气,常在水面跳跃嬉戏,有时甚至将全身跃出水面近1米高。游泳的速度很快,有时可达每小时12海里以上。呼吸的时间间隔很不规律,有时为3-5秒钟,有时为10-20秒,也有时长达1-2分钟以上。主要以鱼类为食,包括鲻科和石首鱼科鱼类的幼体,也吃小黄鲷和小鲳鱼等。它的食量很大,胃中的食物的重量可达7千克以上。中华白海豚每年主要在6-7月间在水中交配,雌兽的怀孕期为10个月左右,产仔于翌年3—4月份,幼仔的尾部先产出,头部最后露出。刚出生的幼仔的体长大约为100厘米,是雌兽体长的1/3左右,背面为灰黑色,腹面为白色并带有粉红色,牙齿尚未露出,吻部生有10多根感觉毛。哺乳期约为1年,这时感觉毛全部脱落,牙齿完全长出,2-3年达到性成熟,寿命一般为25-35岁。
中华白海豚属哺乳类鲸目海豚科,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及西太平洋的近岸浅水区域,西面由南非起,沿印度洋海岸线,伸延至中国东南部沿海以及澳洲中部及北部。中华白海豚是唯一以“中华”名字命名的海洋豚类,也是中国海洋鲸豚中唯一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因其珍稀被称为“海上大熊猫”、“海上国宝”。中华白海豚的皮肤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变成粉红色,因此又被人们称为“粉红海豚”。沿海渔民以海上女神妈祖婆的名字,誉称它为“妈祖鱼”。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中华白海豚更被定为香港的“回归吉祥物”。
很长时间以来,由于海洋污染、填海围垦、过渡捕鱼、污水排放等一系列人为因素,中华白海豚这一海洋珍稀物种已逐渐失去了其原来健康的生态环境,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生存威胁。迄今为止,经过确认的内地沿海的中华白海豚种群只剩下五种,它们分别位于珠江口/香港区域、广西壮族自治区三娘湾、福建省厦门市、台湾省西部以及广东省雷州湾。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显示,中华白海豚这一濒危物种为“数据缺乏”状态。
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调查,三娘湾是中国中华白海豚生存率比较高的一个地方。三娘湾位于钦江、大风江与海水的咸淡水交汇处,水域面积350平方公里。早在70年代,当地曾经发现白海豚,但是其后的十多年失去踪影,90年代,当地加强了海湾的生态环境建设,白海豚重现三娘湾。白海豚在这里的主要栖息地域面积约120平方公里,主要为浅水区域(水深不多于10米)。三娘湾白海豚所面对的人为活动压力,为中国5个已知的白海豚种群中最小的。并且,在2006年,世界自然基金会与三娘湾的观豚活动机构、社区及有关当局交流有关白海豚的行为及生态资讯,并制定了观豚守则,也为当地的白海豚保护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