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陂亭里话乾坤,峭壁摩崖论古今。斑驳字迹留后世,观今鉴古耳目新。
月陂亭是村南天然石亭,通向两广地的古驿道。古代“粤”与“越”通,广西及古谢沐县辖地,都是百越民族的活动地域。由于地形奇特,依山傍水,与隔河的寺、楼、阁、台相映成景,这个天然石亭自然成为往行人的最佳休息之处,也是村里文人吟诗作赋的好地方。因此,月陂亭便成了镌录名言、记述要事的档案库。现存摩崖碑刻27块,其中唐朝碑刻1块,宋朝刻5块,元明清碑刻20块,无字碑1块,是我县最佳的人文景观。
“月陂亭”三字,系村人“文昌社会公镌于光绪三十二年”。
《先贤嘉言事亲》碑,光绪三十年周道臣录,以劝人为善,劝人为孝。有诗云:“出身恩重岂能忘,禽有慈鸟兽有羊,为子若还忘孝养,纵后人类是豺狼。”
《颂彭公平瑶功德歌》撰于明洪武三年。当时这一带瑶族聚居,汉人汉官很少。
元代千家峒事件后,瑶族在桃川一带更集中,活动更为频繁,瑶族群众反抗官府的斗争十分激烈,封建统治者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记录了这一次瑶族人民反抗官府斗争的声势和规模。“邓四”,当时称为“邓霸王”,今桃川最高的山叫“霸王岭”,就是瑶族人民为纪念邓霸王而得名。邓霸王的后代,离此地五里有邓家村,是平地瑶。其碑文为我们研究瑶族起义斗争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修建步瀛桥碑记》记录了修建这座古桥的时间和捐款人名。为我们提供了这座石拱桥的真实史料。
“忠孝廉节”四字最为猷劲壮观,引人注目。这四个字南宋大臣文天祥手迹。当时,甘棠村出了一位官人,名叫周德源,比文天祥大一岁,在南宋临安府(杭州)任太守,与文天祥关系很好。这四字是文天祥手书赠给周德源的,周视为珍宝,带回老家来,让家人当作座右铭。在这一道德的教育下,甘棠村出了不少的忠臣孝子。乾隆二十八年永明县正棠黄平、王士俊十分崇敬文天祥,便叫人把这四字刻在这块石壁上,每字横1.3米,高1.8米。周围县市凡有文天祥“忠孝廉节”四字石刻者,都在从此临摩带去的。
附一:县志上记载:平南大元周如锡有观书诗一首,刻于月陂亭摩崖上。
附二:周如锡于唐建中元年(780年)卒于任,终年84岁。他晚年有诗一首录于后。这首诗对于研究其第十五子周宏本定居上甘棠的时间和摩崖碑的历史都有参考价值。
诗云:痴儿事末了,山照已衔西。数曲寻江路,层峰步石梯。
楼高得月早,壁峭与天齐。往矣初寮足,摩挲旧碣题。
附三:清邑人蒋锦桥有《永明竹枝词》一首:
月陂亭子留旧题
石壁苔封古迹迷
唯有荒亭旧时月
夜深孤卧碧峰西
(注:“留旧题”即指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