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5个多月的修缮,近日,伊犁州霍城县惠远镇的伊犁将军府提升改造工程终于完成竣工,并投入使用。
重修后的伊犁将军府,将通过数百件展品,再现伊犁将军府所在的古城百余年来,在巩固西北边防、抵御外国侵略、保卫国家主权等方面的辉煌历史。
记者从伊犁州霍城县文物局了解到,伊犁将军府提升改造工程是由国家文物局投资、北京故宫博物院负责实施,工程投资一千多万,历时4个多月。该工程是在原旧址的基础上,按照历史陈列区、复原展示区、多功能区3个区域进行建设,并在大堂遗址上,建一座铜制的清朝疆域版图。同时,以在当时产生过重大影响的10位将军人物为主体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出了一组组体现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功绩雕塑。
霍城县文物局局长夏永成介绍说,修缮后的伊犁将军府,室内布展面积969平方米,展品共有370件,有精美的故宫珍藏文物、铸铜雕像、铜炮、清代家具等复制品和大量的图片。而和将军府旧址相比,工程呈现的最吸引人的三个亮点是:将军府大门处新增的卧龙石和铜炮;展厅内新增的清乾隆年间西域战图等文物和实物;国内较先进的展柜。

伊犁将军府曾是新疆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史料记载,1757年,清政府统一新疆后,于1762年设立了“总统伊犁等处将军”,简称伊犁将军,作为新疆最高的行政和军事长官,伊犁将军府统辖天山南北各路驻防城镇,和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伊犁将军的日常办公地点即为伊犁将军府,府内除设有将军公台外,还有印房(机要文件)、册房(图书)、粮饷处等6个机构。
据统计,自1762年到1912年150年时间里,共有33人、48人次担任过伊犁将军之职。由于新疆地理位置独特、边防责任重大,伊犁将军一职颇受重视,基本由朝廷重臣担任,并由皇上直接任命。辛亥革命爆发后,伊犁将军府的使命随之宣告结束。
2010年11月,中央领导参观伊犁将军府后作出指示,对伊犁将军府旧址展览进行全面提升。之后,国家文物局领导、故宫博物院专家,先后多次来霍城县进行实地考察,今年确定了伊犁将军府提升改造项目的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