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县燕子洞白腰雨燕自然保护区是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以白腰腰雨燕为重点保护对象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建水县燕子洞风景管理处作为该保护区的日常管理机构,坚持环境保护优先理念和“在保护中开发,以开发促进保护”的工作方针,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做好保护区环境保护工作,使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白腰雨燕繁殖出现了稳步增多的好势头,积极探索出了一条风景名胜区与自然保护区相互依托,共同发展的新路子。
一是在白腰雨燕枢息的洞内核心区旅游开发中,管理处坚持以白腰雨燕的保护为本,科学进行灯光设计,运用电子管理技术对灯光实施间歇性控制,最大限度避免灯光对白腰雨燕的刺激干扰,努力维护白腰雨燕的自然生活环境。

二是切实加强对保护区内生态环境建设和采撷燕窝的管理。为有效杜绝周边群众砍伐保护区内的树木和捕杀野生动物的现象,管理处加强对保护区的巡视,每天安排3—4名管理处工作人员巡山检查。采撷燕窝在当地具有悠久的历史。受利益驱动,一些群众会在白腰雨燕繁殖期进洞采撷燕窝。为此,燕子洞风景管理处在每年2—8月白腰雨燕栖息繁殖期间,指派专人在洞口进行督查,加强对洞内白腰雨燕栖息区的巡查,严禁任何人进洞采撷燕窝,一经发现则依法进行处罚。在白腰雨燕迁徙飞走后,管理处又组织当地一些攀岩高手在进行攀岩表演的同时,合理有序采撷燕窝。这样既有效保护了白腰雨燕的正常繁殖,又兼顾了当地群众的利益,使风景管理处与周边群众和睦相处。
三是针对保护区内松林少,不利于白腰雨燕就近用松叶筑巢的问题,燕子洞风景管理处累计投入100余万元,在保护区内种植松林。通过细心观察,在白腰雨燕筑巢松叶供不应求的情况下,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就到很远的地方砍来松叶撒落山间,让白腰雨燕就地取材筑巢。燕子洞风景管理处无微不至的保护工作,为白腰雨燕的繁殖悉心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是扎实搞好宣传教育,动员和依靠周边群众做好保护区工作。燕子洞风景管理处通过与周边群众开展联欢活动,在每年的“爱鸟周”、“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期间开展巡回宣传活动等方式,积极向周边群众宣传《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切实增强周边群众的法律意识和保护意识,为搞好自然保护区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