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建水县东大田山附近,有一千百年前形成的溶洞,洞内因有众多燕子栖息,故名燕子洞。燕子洞分为两格,一明一暗,一干一湿。上洞为明洞,状似大厅,宽敞明亮,可容千人。厅状溶洞内,四壁石笋丛生,石桃累累倒悬。洞内历代诗人词客的题咏甚多。数十块摩崖石刻及诗文碑刻遍布洞中,与水洞口的钟乳悬匾遥相呼应。钟乳悬匾是燕子洞独有的奇观,在离河面50米高的洞顶悬垂的钟乳上,挂有历代的上千块匾额,都是当地农民徒手攀登悬岩绝壁挂上去的,令人惊叹不已。
我们沿洞厅左侧台阶而上,有栈道与岩间吊角楼相连,栈道高十余丈,下临泸江河,形成险峻的“空中走廊”。
下洞为暗洞,洞内幽深,水声轰鸣,无数的钟乳石倒垂洞顶。泸江流入洞内的暗河段长七八公里。洞内光线阴暗,成千上万的燕子在上筑巢结窝。一见有人进洞,特别是清晨,就听见呼啦啦的声音,成群的燕子从巢内飞出,经暗洞飞往明洞,翩迁于大厅之中,左右盘旋,呢喃之声不绝于耳。

洞外多桃李树,春季群花竞开,为岩洞增色。夏季入洞清凉爽适,据说隆冬则暖气充溢,气候宜人,亦为燕子洞一大特色。泸江流出建水坝后,进入石灰岩山地中,河水时隐时现,形成众多的地下溶洞、暗河与地表河相互交替的现象。
听导游讲,每年8月8日为建水燕窝节,当地农民徒手攀登上50多米高、400多米长的洞顶,在钟乳丛中采集燕窝,惊险的场面令人惊心动魄。后来,燕子洞每天都进行徒手攀岩表演,无任何保险措施,全靠双手双脚。我们参观时没有看见徒手攀岩惊险表演,倒有门口店铺销售燕窝的,当时同来的云南同志告诉我们,这里的燕窝货真价实,可以买点尝尝。我们同去的朋友每人买了一小盒带回去品尝。
建水县是云南历史名城,在距建水县28里的地方,是著名的风景胜地燕子洞。燕子洞以古洞奇观、春燕云集、钟乳悬匾、采燕窝绝技等内容吸引着万千游人。燕子洞集水洞与旱洞神韵于一炉。整个溶洞一分为二,一千一湿。奔腾的沪江河在此潜入洞中形成长达4公里长的地下伏流,游客乘舟入洞,可饱览沿河两岸的岩溶奇观。水上的游人与"天街"的游人可彼此呼应,别有情趣。在燕子洞内外的溶岩绝壁上巢居着上百万大白腰雨燕,燕子洞因此而得名。每年春天,群燕飞来,如万箭齐发,呢哺之声不绝于耳,燕声和水声交融在一起,汇成了一支震荡山谷的交响曲。古人有诗赞曰:"百万燕呼淝水战,一条浪吼浙江潮。"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燕子洞的壮观景象。这些白腰雨燕春天从马来西亚飞来,在洞中筑巢,生儿育女,繁衍后代。立秋后又带着妻儿飞回马来西亚度严冬,因此,当地人将每年3月21日定为"迎燕节",将8月8日定为"采燕窝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