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木是常绿乔木,高达30米,胸径达110厘米,体内具黄白色乳汁;树皮黑褐色,呈片状剥落;嫩枝密生皮孔,被淡黄色绒毛,老枝黑褐色,无毛。
叶互生,常聚于枝顶,薄革质,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5一16厘米,宽2.5一5.5厘米,全缘,先端骤然收缩、钝头,两面无毛,上面绿色,下面浅绿色,基部窄楔形,侧脉细密,多达20余对;叶柄长2-3厘米,被短柔毛。花单生或数朵簇生于叶腋,花梗长而通常直立,长达3厘米,被淡黄色绒毛;萼片4,卵形,长4一7毫米;花冠黄绿色,比萼稍长,6一11裂,裂片长圆形;雄蕊12-22,排成2一3轮,着生于花冠喉部;子房卵圆形,长12毫米,花柱钻形,长8一10毫米。浆果椭圆形或近球形,稍偏斜,长2-3厘米,具宿存花柱;种子1-5,具长圆形的疤痕。花期4-5月,果期5-7月。
海南紫荆木常绿乔木,高达30米,胸径达1米;树皮暗紫褐色,具纵裂纹或成长方状开裂,内皮粉红色,砍后流浅黄白色粘性汁液;幼枝密被锈红色柔毛。叶聚生小枝顶端,革质,长圆状倒卵形或长圆状倒披针形。长6-12厘米,宽2.5-4厘米,先端圆而常微缺,中部以下渐狭,上面有光泽,无毛,下面初被锈红色短绢毛,后变无毛;叶柄长1.5一3厘米,被毛。花1一3朵腋生,下垂;花梗长2一3厘米,密被锈红色绢毛;萼片外轮2片较大,内轮的较小,两面密被毡毛;花冠白色,冠管长约4毫米,裂片10,长约8毫米;雄蕊28一30,3轮排列;子房被粗毛,8室,长约2毫米,花柱长约12毫米。浆果近球形,直径约2.8厘米,被短柔毛;果梗粗壮,长3-4.5厘米;种子长圆状椭圆形,两侧扁,长达2厘米,种皮黄褐色,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