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香鱼,自古被称为雁山五珍之一,清朝乾隆年间为贡品。明朝乐清进士朱谏编纂的《雁山志》中已有雁山五珍记载。明代冯时可《雨航杂录》曰:雁山五珍,谓雁山茶、观音竹、金星草、山乐官、香鱼是也。清朝乾隆年间编印的《广雁荡山志》及道光年间编印的《乐清县志》均引用了这一记载。清朝劳大舆《瓯江逸志》说:(香鱼)鳞细而不腥,春初生,月长一寸,至冬月,长盈尺,则赴潮际生子,生己即槁。惟雁山溪涧有之,他处无有也。一名记月鱼。雁山五珍除雁山茶外,其余四物均列为上海商务印书馆1915年初版的《辞源》条目。程浩《昭明禅寺碑》诗:劫灰不觉经千载,片石应教傲五珍。香鱼,属鱼纲香鱼科,为溯河性中小型鱼类。成鱼长15至20厘米,重60至120克,体长侧扁,头小嘴尖,背部灰黑,腹部银白。香鱼的背脊上有一条香脂腔道,能发香味,故而得名。香鱼常栖息在水浅、质瘦、温低的通海溪涧中,刮食石上苔藓为生。因肉质细嫩多脂,鲜香美味,独具风韵,被国际烹饪界、旅游界、垂钓界誉为淡水鱼之王。
雁荡蒲溪湾、松波溪、筋竹涧和芙蓉黄金溪都盛产香鱼,尤其以大荆石门潭的香鱼品质为佳。香鱼多细剌,不宜鲜食,多熏制成干,色如黄金,味极清香,俗名香鱼干,久藏不坏,据说可携千里 雁荡香鱼,古人多有吟诵。明代乐清进士朱谏《寄香鱼与赵云溪》诗:雁荡出香鱼,清甜味有余。谁令过河泣?不带故人书。描写了香鱼的风味。清代张振夔《香鱼》诗:石门破镜乍开奁,中有嘉鱼两指纤。抵网难禁情性耿,登盘尽喜色香兼.不容折柳穿鳃卖,似悔唼花闭口严。落日腥风吹海角,谁家罢脍醉厌厌。详细记述了石门潭香鱼的色、香、味、形。清道光进士端木国瑚《雁山题壁》诗:五峰山下好村居,海上罗浮两不如。筋竹涧寒生箬米,芙蓉溪暖种香鱼。《南雁荡山古今诗抄》有《南雁方物·顺溪香鱼》诗:“清溪喧美女,临水巧梳妆。欲共人儿较,翔鳞尾尾香。”以拟人手法写出了雁荡山香鱼的活灵可爱,欲与临溪靓姑媲美的景象。
雁荡香鱼,闻名遐迩,至今留有不少轶闻。清朝道光年间,两江总督梁章矩解印后,以七旬晋四高龄遍游雁荡山时,闻香鱼之名,久寻不得。乐清县令蔡子树亲为导游时,深知梁翁想念香鱼,设法觅得香鱼干,送到温州献给这位父亲的恩师,并呈诗两首。诗生动地描述了雁荡香鱼的俗名、生长情况、捕捉和焙制方法以及色、香、味、形等特点。老太师喜得香鱼,喜读咏物诗,称之为新可喜将诗收录于其所著的《雁荡诗话》中。1937年3月,第二届全国美术展览会在南京举办后,温州方介堪陪同张大千、谢稚柳、于非、黄君璧等著名书画家游雁荡。在灵峰旅社就餐时,侍者送上一条体形细长的鱼,全身裹有圆滑细鳞,异香扑鼻。张大千见此,持箸不动,探身向方介堪询问。方介堪颇为自豪地回答:雁荡山香鱼,淡水鱼之王。早在明朝时,香鱼就和雁茗、观音竹、金星草、山乐官并称为雁山五珍张大千听罢,伸箸一尝,果然满口喷香,不由大声称赞。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每年秋季,清江、临溪一带形成香鱼捕捞盛期,年产七八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