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自然保护区
想去(2000)
去过(2000)

景点介绍返回顶部


  黑龙江三江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抚远县和同江市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34°36'12"~134°4'38" ,北纬47°44'40"~48°8'20",总面积198089公顷。保护区于1994年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是一个以沼泽湿地为主要保护对象地自然保护区。2000 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2 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同年被批准加入国际鹤类保护网络。
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流的三角地带,属低冲积平原沼泽湿地,为三江平原东端受人为干扰最小的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也是全球少见的淡沼泽湿地之一。区内泡沼遍布,河流纵横,自然植被以沼泽化草甸为主,并间有岛状森林分布,均保持着原始自然状态。保护区内特殊的自然环境,良好的植被和水文条件为各种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和繁衍场所,据初步调查,共有脊椎动物291种,其中兽类5目12科37种,鸟类15目167种,爬行类2目3科5种,两栖类2目 2科5种,鱼类9目17科77种,列为国家一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白鹳、丹顶鹤,白尾海雕等9种,列为国家二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大天鹅、白枕鹤、雷鸟、水獭、猞猁等32种。区内野生植物资源也比较丰富,有高等植物近500种,其中野大豆、黄菠萝、水曲柳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

保护类型返回顶部


  主要保护类型是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主要保护对象是东方白鹳、大天鹅、丹顶鹤等珍贵水禽及沼泽湿地。保护区属内陆湿地,主要湿地类型包括永久性河流、时令河、永久性淡水草本沼泽、泡沼和人工湿地等,符合《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指定标准的1、2、3、5、7,该湿地能很好地代表所在生物地理区域的湿地基本特征并处在自然状态,具有所在生物地理区域上代表性、典型性、稀有性或特殊性。1994 年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2000 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2 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同年被批准加入国际鹤类保护网络。

  三江保护区内有兽类 13 科 38 种;鸟类 40 科 231 种;爬行科 4 科 7 种;两栖类 4 科 5 种;鱼类 17 科 77 种;昆虫 500 余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丹顶鹤、东方白鹳、黑鹳、中华秋沙鸭、虎头海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金雕、东北虎、紫貂、梅花鹿等 12 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棕熊、黑熊、猞猁、水獭、雪兔、马鹿、驼鹿、白额雁、大天鹅、鸳鸯、黑琴鸡、花尾榛鸡、柳雷鸟、白枕鹤等41种。保护区内有高等植物95科500余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野大豆、黄波罗、水曲柳等。

  三江保护区的建立,对于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并为东北地区的气候调节,水源涵养,洪涝灾害控制及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本区与俄罗斯的三个保护区相邻,在国际合作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79年,美国为了对湿地和深水生态环境进行分类,对湿地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认为“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过渡的土地,该土地水位经常存在或接近地表,或者为浅水所覆盖……”。

  1971年在拉姆萨尔通过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该公约将湿地定义为:“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中国对沼泽、滩涂等湿地研究具有丰富的积累,在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湿地分类系统,通常认为“湿地系指海洋和内陆常年有浅层积水或土壤过湿的地段。”尽管湿地的概念目前尚无统一,但它们有一共同特点:从不同的角度认为湿地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该系统不同于陆地生态系统,也有别于水生生态系统,它是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生态系统。

环境状况返回顶部


  三江保护区离鄂霍次克海域较近,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冬季在极地大陆性气团控制之下,夏季受副热带海洋气团的影响,因此,温度年较差比同纬度内地小。具有海洋性气候的特点,四季变化显著,冰冻期长,降水集中。年平均气温 2.2℃,无霜期为 115 ~ 130 天,冰冻期 210 天左右,积雪期为120 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为 603.8mm。平均蒸发量为1257.1mm,是年平均降水量的 2 倍多。

  三江保护区地质构造上属中生代同江内陆断陷的次级单位——抚远凹陷的中部,大片低洼处积水,形成沼泽沉积物表层。特点是平原和泛滥地面积比重大,土壤肥沃、湿地植被茂盛。土壤类型有白浆土、草甸土、沼泽土、泥炭土等4类。保护区内河流属黑龙江、乌苏里江两大水系,黑龙江流经保护区 30km,乌苏里江流经保护区 115km。大小河流 57 条,湖泡 210 余个,水域面积大。一级支流有3条,即鸭绿河、浓江河、别拉洪河。河流上游多为湿地,无明显河槽。流经保护区的中小河流均具有平原沼泽河流特点,河底纵比降低,多在1/10 000左右,河槽弯曲系数大,枯水期河槽狭窄,河漫滩宽广,河流泄量小,排水不畅,容易泛滥。每年汛期,主要河流受黑龙江、乌苏里江顶托,回水距一般25~30km,最长可达70km。黑龙江段历史最高水位89.60m,最低水位79.49m,平均水位86.60m;乌苏里江段历史最高水位为101.40m,最低水位94.60m,平均水位95.41m;鸭绿河水深2~6m,受洪水回水顶托达17~30km,浓江河水深3~9m,洪水回水顶托为17~30km;别拉洪河上游无明显河槽,中游由许多不连续积水洼地组成, 回水顶托为20~30km。由于洪水顶托,提高了这些河流的承泻水位,使两岸排水更为困难,促进了沼泽化的形成。保护区地下水蕴藏丰富,各含水层组之间无隔水层,为一连续含水体,透水性好。保护区是三江平原东北角巨大的天然蓄水库,它能保持大于其土壤本身重量3~9倍或更高的蓄水量,其沼泽和沼泽化持水量为400%~600%,出水系数为0.5左右,沼泽自然调节系数为0.678,洪水被储存在土壤内,或以表面水的形式保存于湖泊和沼泽中, 减少了洪水量。保护区天然水属于重碳酸—钠型水,河流高漫滩的地下水属重碳酸—钙钠型水,沼泽属碳酸氯—钠型水。水的矿化度为36~202mg/l,硬度在0.67~4.67 之间,ph5.3~6.8。地下水水质良好,无色、透明,矿化度、硬度、主要离子 (铁、碘) 含量都较低。
景点美图更多>>

三江自然保护区

4人浏览

三江自然保护区

3人浏览

预订常见问题
什么是半自助游?
独立成团可以吗?
双飞、双卧是什么意思?
单房差是什么?
纯玩是什么意思?
付款和发票
如何获取发票?
一个订单可以多张发票吗
可以开具酒店的发票吗
发票内容可以选择吗
是否可提供发票?
签署旅游合同
能传真签合同吗?
在线签约合同有效吗
可以不签合同吗?
门市签约流程
签约和付款
预订优惠政策
游啦啦游什么优惠政策
其他事项
一般拒签都有哪些原因?
签证办理流程
签证办理时间
美洲签证办理
办理签证是不是都要去领馆面试的?

Copyright(C) 2010-2013 uu616.com(游啦啦旅游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游啦啦旅游网授权,禁止转载游啦啦旅游网任何信息
国内互动旅游专业平台-游啦啦旅游网国内最专业、最权威的旅游交流信息服务网站
游啦啦旅游网提供旅游交友,旅游攻略,旅游交通,旅游景点介绍,门票预订,住宿,长沙等旅游相关的信息
湘ICP备13001630号-13 技术支持:游啦啦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