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金沟
想去(2000)
去过(2000)

老金沟返回顶部


  老金沟又称胭脂沟。全长14公里,是额木尔河的一条支流,以盛产黄金而闻名于世。胭脂沟从发现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这里的沙土已被筛淘过几十遍,但是,至今仍可以淘到黄金,可见这里黄金储量之丰富。

  黑龙江边的老沟河金矿至乌拉嘎金矿的盛产黄金较早的金沟统称为老金沟。老沟金矿位于黑龙江边漠河县西林吉镇北43公里,北极村南32公里处,始建于1889年,史称漠河金厂、漠河金矿局,现称老沟金矿。清朝时,这里的金子为慈禧太后换过胭脂,又称胭脂沟。乌拉嘎金矿位于黑龙江边伊春市嘉荫县境内。这些金沟的开采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老沟金矿于1989年建成投产,1990年黄金产量为4,433,295两。 除1987年受5.6火灾的影响外,年年超产,经济效益较好。老沟金矿1号船,单船产量突破2000两,老沟金矿现有职工137人,矿址上有砖木结构办公室、职工宿舍、食堂、材料库、机修车间、发电站,有独立的财务、材料后勤、行政等矿务机构,整个矿区除了生产用地之外还有李金镛祠堂遗址,埋葬了5国500多名妓女的墓葬群、采金文化陈列馆、胭脂亭。

  乌拉嘎黄金矿从1937年建矿6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采矿业发展突飞猛进,黄金产量和经济效益稳步增长,为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曾被国家经贸委授予黄金工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企业;多次被国家黄金管理局、黑龙江省黄金管理局授予先进企业;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先进企业;1994年进入市级文明单位标兵行列;1996年被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2004年公司党委被国务院国资委党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2005年总经理杨振兴被中国企业家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授予中国优秀企业家;2007、2008两年企业被市政府评为全市唯一一家安全生产标兵单位。企业被誉为“全省黄金生产支柱,黑龙江的掌上明珠”。

历史返回顶部


  1877年,一位鄂伦春老人在黑龙江边葬马掘穴,发现许多金苗,并在老沟河底捞起一把河沙,河沙中金沫几乎占了一半,这一消息很快在俄罗斯的阿穆尔、西伯利亚、中国的黑龙江等地传开,一个名叫谢列特金的俄国人,亲自带着矿师到老沟河谷考察,经过鉴定,其中含纯金87.5%、白银7.9%,其他杂质4.6%,于是他纠集一伙俄人越过黑龙江来中国窃采黄金,中国的大批华人也来窃采,最多时达到一万多人,仅1883年至1884年两年就盗采21.9万余两,在此期间黑龙江将军文绪就多次上奏朝庭要求自行开采,直到1887年新上任的黑龙江将军恭堂奏请清政府主张及督办漠河金厂,清政府接受了这个建议,并指令北洋大臣李鸿章督办,调吉林候补知府李金镛主持办理,李金镛经过实地考察后,于1888年10月正式上山开矿,创办漠河金厂,仅1889年清政府从这里获得黄金达两万两,1895年获5万多两,由于李金庸的清政廉洁,不辞辛苦,苦心经营,老沟的黄金开采达到了顶盛时期。

  1890年 ,李金镛病故,创办的漠河金矿达到了清政府的办矿宗旨----兴利实边。经北洋大臣李鸿章奏请光绪皇帝恩准,在漠河上道盘(今金沟林场所在地)附近为李金镛建祠堂一座,祠堂内有木雕像一尊,以木结构建造,至民国末年被毁。1997年在遗址上,以原来的结构方式对祠堂、胭脂亭进行复建,祠堂内设有李金镛牌位,生平及当时采金所使用过的工具。

  1900年俄匪入侵,漠河金厂解体,但在胭脂沟发现黄金距今100多年内,始终没有停止黄金开采,据不完全统计,1908年产黄金27万余两。1934年日本侵略中国,掠夺黄金11.76万余两。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漠河黄金开采进入了大发展时期,在胭脂沟老沟河金矿投资建设了100升中型机械采金船两艘,1989年至90年产黄金2.5万两,90年以来,允许私人开采黄金后,引进湖南小型采金船来此采金。采金主要分为机械采金和手工采金两种方式,机械采金又分为机械采金船和大溜槽,主要靠装载机和推土机。手工采金也是最原始的淘金方式,工具一般有金锹、金镐、金斧、金锤等,用木板钉成木槽,在底部放入毛毡,再放入梯子状木格,一般由二到三人上溜,积料(矿沙)上溜(把矿沙铲到溜上),舀水洗料,然后把毛毡上的重砂,用水舀到金簸子里,用水摇,最后拿到的才是金砂。

相关传说返回顶部


  说是从前,这里县衙有个为民做事的好官,叫杜献民,人们习惯了都叫他杜老爷。从他当官那天起,心里就打下谱了,想当个清官好官,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并成了他做人亮亮堂堂的口头禅。

  有一年大旱,颗粒没收。这里老百姓闹饥荒,苦的那是没法儿说了。到了冬天,杜老爷说啥也坐不下去了,非要领着老百姓开发老金沟,说是能挖出宝贝或金子什么的,做些灾荒的补救。杜老爷便吩咐能抡膀子出力气干活的,不分男女老少,拿锹带镐,天天到老金沟去挖金子。数九寒天的,也不知挖了多少天,挖了多深。忽然有这 么一天,有一个人扔下锹急急忙忙就跑了……事后,都说他带走了一坛子金子!过后,大伙儿才知道,这挖宝的人里头,还掺个南方人,说他懂风水,识得宝气。可这会儿,人也没影了,传说财宝也带跑了,大伙儿是又怨又气呀!没办法,杜老爷只好亲自带大家伙儿继续挖,指望还能挖出点什么。挖呀挖,还是不见金子的星点影儿。这时,大伙儿也没了精神头,不但上边要怪罪杜老爷,老百姓也埋怨开了:有的说是杜老爷有意放跑了南蛮子;有的说是杜老爷收了人家的好处,专门带人来的,脏水凉水都往他身上泼,反正说啥的都有。杜老爷做了半辈子清官哪受过这等辱啊!一气之下病倒了。杜老爷不打头领着了,大伙儿也就散了,一个个都回了家。赶杜老爷病好后,他决定一个人挖,三挖两挖,出水了。完了,杜老爷一看,这是天意啊,出水了哪还有什么金子呢?就是长一百张嘴也说不明白了,上不能面对朝廷,下又愧对百姓,为了表明自己的清白,杜老爷便一头扎下去,投泉自尽了!说起来,那也是奇了怪了,刚才挖开的泉眼,不淤不延,杜老爷投进去后,数九寒天的,老金沟就发开水喽,水撵着冻冰层扩展,水漫一层冻一层,把老金沟漫平了,又漫到了地里……转年,老百姓就闹个大丰收,从没打过那么多的粮食!老百姓都在猜想说,是杜老爷挖着龙宫里的水啦,到龙王爷那当差去了,还是个清官好官,还在想着我们大家伙哪!

  老金沟冒泉眼的地方,离黑龙江的江面不足三公里,随着节气的演变,老金沟的泉眼也在不时地冒水。老金沟泉眼冒水的回数很多,基本年年都冒。而且,老金沟的泉眼水还一年比一年都冒的大了呢!一遇见这番景象,当地老百姓就说:又是风调雨顺的大丰收年啊!他们准备生产,指望日子红火的劲头可足了呢!要是真逢哪个年头泉眼没冒水,那是赶巧了,杜老爷不当班,没在班上。
景点美图更多>>

老金沟

10人浏览

老金沟

4人浏览

预订常见问题
什么是半自助游?
独立成团可以吗?
双飞、双卧是什么意思?
单房差是什么?
纯玩是什么意思?
付款和发票
如何获取发票?
一个订单可以多张发票吗
可以开具酒店的发票吗
发票内容可以选择吗
是否可提供发票?
签署旅游合同
能传真签合同吗?
在线签约合同有效吗
可以不签合同吗?
门市签约流程
签约和付款
预订优惠政策
游啦啦游什么优惠政策
其他事项
一般拒签都有哪些原因?
签证办理流程
签证办理时间
美洲签证办理
办理签证是不是都要去领馆面试的?

Copyright(C) 2010-2013 uu616.com(游啦啦旅游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游啦啦旅游网授权,禁止转载游啦啦旅游网任何信息
国内互动旅游专业平台-游啦啦旅游网国内最专业、最权威的旅游交流信息服务网站
游啦啦旅游网提供旅游交友,旅游攻略,旅游交通,旅游景点介绍,门票预订,住宿,长沙等旅游相关的信息
湘ICP备13001630号-13 技术支持:游啦啦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