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寺所处原是一座红石山,为丹霞地貌,由于年代久远,地壳变动,终被冲刷出一个大洞,故称“石桥”或“仙人桥”。桥身由一座空心的天然圆顶石山构成,桥高约15米,宽20米,拱洞直径达50米,似卧龙腾空而起。石桥下首五十步远的地方,有一块宽阔的坪场,就是有名的石桥寺遗址。
建于唐玄宗天宝三年,南宋时期文天祥独自出资重新修缮,并于此读书二年,宋代理学家朱熹也慕名而来,讲学于此。石桥寺自然景观为丹霞地貌,有一天然石桥,桥身由一座空心圆顶石山构成,桥高15米,宽20米,桥洞跨度长达50米,气势非凡,似卧龙腾空而起。石桥寺还有“牛鼻子洞”、“五色岩”、“滴油岩”、“老虎岩”,以及石磨、石砻等景观。
据《乐安县志》记载,石桥寺始建于唐玄宗天宝三年(744),由佛教徒自愿筹款,在石桥内建一寺庙,故称石桥寺。原寺建筑非常宏伟,共有殿宇三层,分天王殿、大雄殿、念佛堂和钟鼓室,泥塑木雕各种菩萨。桥前面建有一幢两层地方丈楼和焚塔,可供僧众等百馀人居住。一年四季,香烟缭绕,香客盈门。寺内僧侣多达四十余人。南宋初年,乐安境内兵戈蜂起,寺院建筑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不久,著名民族英雄文天祥从庐陵(今永丰、吉水一带)来到乐安。他看到寺院行将塌毁,心里十分痛惜,便独自出资重新修缮,把寺庙移到石桥外的开阔平地上,重建了天王殿、大雄殿和膳宿用房及围墙。院墙的窑砖皆印有“文天祥”三个字。寺院改建之后,文天祥曾在寺内潜心读书二年,并写下了大量的诗词文章。至今,在旧县志上依然可看到他的《乐安进士题名记》等文章。宋代理学家朱熹也慕名而来,讲学于此。何大虚观石桥后,作了一首咏石桥的诗:“来许兴公知此山,应真飞锡於其间;阴凝黑霓落半胯,夜来银河僵一湾。偃月光边空翠眩,回风声静雨花闲;山中仙人渺何许,去鹤三招殊来还。”
清朝中期,石桥寺再度改为一厅四室,僧人减至十二人。尔后又经信众多次修缮,直到民国十七年(1928),被国民党军队烧毁,以至该寺彻底塌毁荒废。寺内的僧侣们迫于无奈,只好在石桥下面的右角处,装修了简陋的寺庙一所,寺庙未见屋顶,全靠石桥遮雨避风。
如今的石桥寺,于1984年5月由比丘金倮法师率领十方弟子自愿筹款修建,分别在石桥拱内的前后各砌石墙,围成寺庙。前面建有3米宽、5米高的走廊,顶盖琉璃瓦,设有4根两米多长的大圆柱,前墙贴有红色釉砖,更显高大美观,前有三扇大门,中门内是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三面用砖砌两米高的腰墙,其面积有120平方米。正面砌有一米高的佛座,塑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和药师佛西方三圣金盘莲花座。左边是地藏王菩萨,右边是观音菩萨,两边塑有十八罗汉,前墙内在左右各架设有铸铁钟和木鼓。右门内是聚客厅,后面设有延寿堂,座位上排齐了信士地增寿牌。后面墙上开有木门一扇,由此通往后山,直至天桥顶上。右边是僧尼和香客
住宿用房数间;左边内设有膳房大厅和住房数间,左门外建有厨房。
该寺长58米,宽17米,拱底高15米,总面积986平方米。寺院由西而进,有条砖铺水泥坡道,宽5尺,52级台阶。接著是高大雄壮的山门,其高5.4米,宽7米。门上撰篆体对联:“石桥丛林俨仙境,古寺山水别有天”,横幅是“石桥古寺”,上面竖幅“仙人桥”。山门外还建有大厨房(供该寺大型佛教活动备用)、牛栏、厕所、水井和七层六角的佛塔及焚化窑。1992年10月,在山门内又兴建两层四面泼水的天王殿,面积72平方米,泥塑坐姿四大天王弥勒佛和立姿韦陀菩萨。寺前有块580平方米院地,砌有围墙,围墙内砌有焚纸炉。
该寺於1986年3月11日经县政府批准,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并列入县级历史文物保护点。住持和方丈均由金倮法师担任。
石桥后侧有条羊肠小道,可供旅游者攀登观赏。该寺除石桥天然奇景外,有“石罗汉”和“石娘娘”,形态非常逼真。周围有“滴油岩”、“牛鼻山”、“五色(食)岩”、“老虎岩”以及石磨、石砻等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