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寺始建于宋。道光年间被火毁。现为民国十二年(1923年)至十四年(1925年)重修寺院。山门左狮子岭上保存有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修建的僧院一所,右侧路旁有普同塔。1984年被列为江西省重点开放寺庙。
石门古寺又名石门庵,以寺正门原用大长条石砌成而得名。属蓝水店下村,距县城30公里,有公路直达寺门,寺院建筑宏伟,设关帝殿、大雄宝殿、观音堂、冰心堂、大悲阁、祖堂、僧舍等等,各种木雕佛像160余尊,最大的“千手观音”高逾两丈。寺外四周森林茂密,苍松翠柏,蔽日参天,气候凉爽,环境幽静,为避暑胜地。石门寺始建于明朝,始祖为桃华山寂庵和尚(俗名余一心,江西玉山人),旧时对寂庵和尚有“日驻桃峰,夜宿石门”之说,清初被列为宜黄四大禅林(桃华、今古堂、芭蕉寺、石寺)之一,乾隆至嘉庆年间相继有尔南、武闻、松杵、德尊、伦瑞等禅师住持。清光绪年间石门寺惨遭烛融之灾,寺宇尽毁,民国五年(1916年),复由桃华山住持明海(1857年生,法承曹洞寿昌)重兴创建,并任石门寺重建后第一任住持,后由其首徒竹慧(宜黄井坑刘家人,生于1880年)接任称为中兴建设住持,历时十余年终复旧如初,并使其田产规模达到数十亩,住僧20余人,成为其时弘扬曹洞法旨一大丛林,寺庙建筑现在仍保存比较完好,共分上、中、下三栋,下栋为山门,甚为宽阔,其正中为大门穿堂,左边为客堂,右边为僧房,中栋为大雄宝殿,大彻堂,观音堂,回廊左端为冰心堂,回廊右端与祖堂相连,各有侧门通寺外,上栋依山而建,一楼傍山,二楼为三圣殿,三楼为大悲阁,但原佛像于1967年“文革”期间皆被毁坏,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开始重新雕塑,现有佛像100余尊立于寺庙之内,山门外一侧狮子岭遗有明海、竹慧等大和尚墓塔。1984年石门寺被列为江西省重点开放寺庙。
宜黄历史文化悠久,禅文化、赣文化(宜黄戏、傩舞)源远流长,人文底蕴深厚,自然景观神奇秀丽,名胜古迹众多,并具有光荣的红色革命传统,发展生态、文化、红色旅游业条件得天独厚。历史上人才辈出,曾孕育了北宋地理学家乐史、水利学家侯叔献,明朝抗倭名将兵部尚书谭纶,清代禁烟名臣黄爵滋,近代佛学大师欧阳竟无等历史名人。解放后,有余瑞璜、吴式枢、程孝刚三位中科院院士,有被美传记研究所选入《国际杰出带头人物名录》的清华大学年轻教授应明生(宜黄神岗人)。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宜黄成为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的主战场,著名的黄陂战役、东陂战役就发生在这块红色土地上。主要旅游景点有唐代高僧本寂禅师创建于870年、距今有1136年历史的佛教五大禅宗之一——曹洞宗祖庭曹山寺,全国罕见的丹霞地貌――太极岩风景区,素有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之称的江西省历史文化名镇——棠阴古镇,赣东明珠――观音山水库,抚州市第一高峰――军峰山(主峰海拔1760.9米),野生华南虎主要栖息地——鱼牙嶂自然保护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