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庐山脚下,在江西湖口石钟山南侧九公里的鄱阳湖中,有一孤峰拔水而起,其形似鞋,这就是人称鄱湖仙岛的鞋山。唐代画家李思训、诗人苏东坡将之称为与彭泽小孤山遥遥相对的大孤山。
鞋山长约500米,宽约200米,最高处海拔90余米,高出湖面约70米,周长百余米,一峰耸峙,峻峭秀丽,古时有“蓬莱仙岛”之称。山上劲松挺拔,绿树葱郁,林中点缀着一座美丽的古代建筑——天花宫,殿宇雄伟,塑像辉煌,平日晨钟幕鼓,梵乐声声,令人飘飘欲仙。登山四顾,茫茫鄱湖云水和西面庐山秀色,悉在眼下。明代-德有诗赞道:“谁削青芙蓉,独插彭湖里。平分五老云,远挹九江水。日月共吞吐,烟霞互流徒。大力障狂澜,与天相终始。”别看鞋山的体积不大,但她的故事却流传不少。
故事之一,是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天早晨,天上的王母娘娘在天宫梳洗更衣时,一着急不慎踢飞了一只绣花鞋,这只鞋坠落在鄱阳湖中就化成了今日的鞋山。
故事之二,是说在远古的时候,有一位叫大姑的仙女思凡来到人间,在鄱阳湖边洗脚时因迷恋湖光美景,无意间被冲走了一只鞋,这只鞋飘到湖中化成了鞋山。
故事之三,是说张天师曾潜入龙宫,偷了龙女一只鞋。他跑至鄱阳湖时挥剑与龙王派来的虾兵蟹将斗法。他将龙女的绣花鞋变成鞋山,将手中的利剑变成鞋山上的宝塔。
故事之四,据说古代有一个渔夫叫胡青,他在湖上打渔时,与天界瑶池玉女大姑相遇,后来相爱成亲。此事被渔霸盛泰得知,即要抢大姑。玉帝得知此事,派天兵天将把大姑带走,盛泰乘机抓去胡青。大姑从天上丢下一只绣花鞋把盛泰一伙压住,这只绣花鞋便变做了鞋山。鞋山又名大姑山,其由来大概也出于此。
这些故事编来编去不外乎是将鞋山岛说成是由某个仙人的一只鞋变的,其实不然。1936年,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就鞋山的形成进行过考察。他指出,在200万年以前的第四纪冰川时期,庐山顶上的冰雪日积月累形成一条条巨大的冰川,分布在高山深谷之中,其中一条冰川抵达鄱阳湖,使那里的地貌发生变化,最终形成了今日的鞋山。
鬼斧神工的造就,使鞋山的自然风光美丽异常。她四面临水,三面绝壁,在湖上乘船观之,石骨峥嵘,矫若龙蟠,似仙女发髻,又如青色芙蓉,远近高低,形态各异。登山远眺,西有庐山群峰叠翠,北有石钟山小巧玲珑。四面湖水浪涌,烟波帆影,置身其中,赛入蓬莱仙境。
鞋山是一鸟岛,岛上栖息着两种大鸟———苍鹭和白鹭。苍鹭体格高大,双翼伸展可达一米多长,白鹭小巧漂亮,双翅一展黑白分明。由于终年在湖上与回旋南北的气流搏击,鹭鸟特别善于飞翔,游人向其抛食,无论远近高低,它们都能准确地接获,久而久之,这两种大鸟被当地人称为“乞食鸟”。每到春季,岛上到处都是鸟蛋,蛋体大皮青,特上镜头。这一景色,大大地增添了鞋山的神秘色彩,形成了其独特的自然景观,无论是谁登上山来都会有心旷神怡之感。
鞋山地处鄱阳湖与长江的交汇处,又是从南至北百余里湖面的唯一大岛,当然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早在三国时期,吴国的周瑜就在此操练水军,后出湖口破曹军于赤壁。元末,陈友谅在康郎山作战失利,退军鞋山,在岛上修城筑垒,继而在鞋山水域与朱元璋展开大战。清代,太平军曾以鞋山为基地发动了历史上极有影响的鄱阳湖水战,把曾国藩打得跳水企图自杀……
众多的历史事件,给鞋岛留下了“长城”、“炮台”等许许多多的人文景观,再加上庙宇、宝塔、戏楼等古代建筑,以及苏轼、黄庭坚、解缙、米万钟、彭玉麟等历代骚人墨客留下的诗画书法,鞋山确实给人以物华灵秀的感觉,真不愧为鄱阳湖上的一大绝景。
鞋山不仅景色美,土特产也很丰富。在众多的土特产中,名声最响当属鞋山吸水石了。鞋山吸水石是一种稀有的天然矿石,这种矿石长期沉睡在山中洞内,逐渐成长为一种特殊的石头。这种石头从外形上看很像钟乳石,也是千姿百态,但仔细一看又与钟乳石不一样,这种石头上布满了洞孔,吸水力极强。因此,用鞋山吸水石制成的盆景、盘景,不仅外形美丽,而且石头上还可种花栽草,特别是山上的僧人将巨石上挖成大洞,天晴时洞内干燥,天阴时洞内雾气腾腾,成为山上准确的天气预报物。鞋山岛,这只被人誉为天下无双的“第一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