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河片区位于三亚市凤凰路以北一公里处,南抵西线铁路,北达水源池水库,地处水源池水库下游,槟榔河两岸。该地分布有15个纯黎族自然聚落,人口达5000余人,属海南黎族五大方言中哈方言一支。槟榔是该地的主要象征,也是主要的经济来源。
昔日的槟榔河由于长期的闭塞,黎族村民还是保持传统的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方式,经济极为落后。村庄中的房屋建筑多以船型屋风格,多为乱搭乱建,且破旧不堪,每逢台风季节,遇强风暴雨,便出现严重毁损。雨季里村庄道路泥泞,过往难行,且槟榔河时常泛滥,河堤溃塌,淹没周围农田,致使庄稼及农作物歉收,使村民们生活贫苦。
槟榔河位于三亚西河支流六罗河中游,河段全长3公里,横穿槟榔村,历来是十年九涝的洪泛区。长年交通的闭塞,洪水泛滥,造成了槟榔村长期的经济落后。 2005年9月的达维台风登陆三亚,洪水冲挎了槟榔河堤岸,淹没了无数民居,毁坏了几十条村路,万亩妙林田洋一片汪洋,农作物损失严重,受灾人口达到两万多人,槟榔村平均受淹水深达1.2米,“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就是槟榔村当时的真实写照。
为解决民生,2006年至2007年三亚市委市政府对槟榔河段进行了河道治理,总投资达两千多万元,解决了槟榔河段两岸崩塌、水土流失等问题,提高了河道的过洪能力,保护了所有槟榔村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积极响应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市委市政府还先后投入了1700多万元用于改善村内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文化体育设施,村里还建了多个广播文化室、科技110服务中心、卫生室、警务室、文体中心于一体的行政服务中心,并引进设施大棚农业,对槟榔村经济结构进行调整,使槟榔村成为了三亚市乃至海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
2008年4月9日,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总书记一行专程来到槟榔河村参观视察,对槟榔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为进一步创新思路、凝聚力量、突出特色、增创优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上迈出更大步伐、取得更大成绩,同时也为打破三亚文化、腹地、夜晚旅游比重轻,自然、滨海、白天旅游比重重;观光旅游产品、同质化产品、面向国内的产品多,文化旅游产品、差异化产品、满足国际的产品少的旅游格局现状,深入拓展腹地旅游,减少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在槟榔村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之上,三亚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国家5a级乡村文化旅游区的目标,并委托海南雅克城市规划设计院对槟榔河旅游区进行了总体规划的编制。规划范围为6.83平方公里。
2008年6月20日,三亚市政府与三亚槟榔河旅业有限公司签署了《三亚槟榔河乡村旅游区项目合作协议书》,由三亚槟榔河旅业有限公司对槟榔河片区实施5a级景区规划,正式对槟榔村进行旅游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