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大佛位于庐山山麓,北依庐山主峰,群山环抱,山水相连,弥陀坛城,净宗道场,朝圣胜地,是一方集朝圣、修行、弘法、教育、慈善、安养为一体的净土。
以四十八米阿弥陀佛接引铜像为核心,组成部分包括净土文化区、新东林寺、比丘尼院、隐逸文化区、安养区、海会堂、大德精舍区等。唐代建筑风格的建筑群沿着中轴线布置,呈现出中国古代圣山建筑群的经典建筑空间组织形式,将中轴线的主要建筑依序展开,建筑空间开合有致,起伏跌宕。
佛像坐落在半空之中,登山阶梯时平时起,间有虹桥飞跨,平台远眺,形成一个视野开合,高度起伏,张弛有序的礼佛拜佛空间序列,使阿弥陀佛的神秘、慈悲、庄严渐次展现在信众面前。东林大佛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动用48公斤黄金为大佛镀金。2013年5月,世界最高阿弥陀佛铜像东林大佛基本建成。预计2013年内将举行开光大典。
东林大佛及景区(53张)东林大佛位于中国江西省星子县温泉镇,属庐山景区。大佛的整体造型,吸收了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敦煌大佛、日本镰仓大佛、古印度及盛唐时期佛像的优点,力图达到宗教精神与雕塑艺术的最高水平结合(从小到中稿已经二十余次修改)。
大佛的形像为接引式,以雄伟的身躯表现阿弥陀佛如慈父般博大、宽厚的胸怀,以悲悯的表情表现阿弥陀佛对众生如慈母般的无尽怜爱。通高四十八米,底座为48瓣莲台,表现阿弥陀佛为救度众生所发的四十八大愿。即将出世的东林大佛,会成为代表当代最高水平的宗教艺术精品。为体现对佛像的至诚恭敬,东林僧团决定为大佛建造一宝盖,能为佛像遮风挡雨。宝盖的设计建造也为佛像贴金提供了条件,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
同时,在约两千平米的宝盖壁板上刻画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展现西方三圣及诸圣众前来接引的盛况,配合声、光、电的效果,使阿弥陀佛接引情景更为恢弘。
阿弥陀佛是佛中之王、光中极尊,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是佛教净土宗广大信众的信仰对象,在佛教界拥有的信徒最多,这是一个人人都能修行的法门,最易修持,收效最大,是佛教大乘各宗各派的最终归宿。
根据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在《法灭尽经》、《无量寿经》等典籍中的预言,佛教传扬分正法、像法、末法三个时期,佛教的末法时期以后,各宗派教法纷纷消失,最后只留下阿弥陀佛法门住世百年,救度有缘众生。东林大佛建成,直至末法时期救度无边众生,是佛教末法时代的地标性工程,将赋予佛教以不朽的内涵与鲜活的生命力。
四十八米阿弥陀佛接引圣像表达“愿我临欲命终时,阿弥陀佛远相迎”的情景。吾人睹见此圣像,便可领悟到阿弥陀佛平等救度我等众生的愿心,引发吾人信愿持名,蒙佛金色手臂的接引,往生到极乐世界。
末法建佛
信众祈愿(16张)末法时代,净土当机。佛经说: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在佛陀圆寂二千五百多年了,正值末法时期。而所谓的末法,是指虽有佛陀的言教在,从佛陀圆寂后初一千年,在这个时代的人,由于善根深厚,智慧福德具足,都能修行证果,称为正法;而后的一千年,由于人根转钝,烦恼转重,修行证果较小,但能得禅定,由相似故,名为像法;此后由于众生的福德浅薄,烦恼厚重,智慧羸劣,而于如来教法不能证果和得禅定,称为末法。因此末法时的修行者,罕有人能得道。
由自断烦恼,破无明而获解脱,证菩提者,更是难有其人,是故在末法时期,烦恼浊重,障缘众多,修行不易。因此许多祖师大德提倡切契合末法时期众生根性的净土法门。仰凭阿弥陀佛的愿力救度,得生极乐净土,而解脱生死,因此净土法门堪为末法时期救度众生最后的一艘渡轮。
但是要在末法时期弘扬净土法门,需要僧团为倡导,同时也需要一尊庄严的圣像为大众见相发心的修行对象。
而东林寺为慧远大师创立的净宗祖庭,最初弘扬净土法门,一千六百余年来,东林寺在弘扬净土法门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具有崇高的历史地位和广泛的社会影响。海内四众弟子莫不归心庐岳,稽首东林。因此东林僧团在末法时期的当代社会肩负着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和弘法重任。文革以后,果一大和尚奉请驻锡东林寺,不辞辛劳困苦,历经十载而重立梵宇,复兴东林,更复白莲旧社,倡导念佛法门。
上人悬知,法难之后,佛教将兴,末法之时,净土当机,中国佛教将进入净土法门时代,而东林祖庭将承大任于斯时。而净土之法指方立相,端赖弥陀庄严相好、清净国土而令众生生起欣求之心,发起忆佛念佛之行而得生净土。由此上人在完善东林寺的工程建筑和寺院管理之后,更发宏愿,建造四十八米的阿弥陀佛接引圣像,俾令末法众生,见相发心,启信发愿,念佛求生净土,末世凡圣,仰仗佛愿力同得解脱。
由此东林大佛的建造是净土当兴于末法的一个肇始缘起,将令末法时期的众生,因睹弥陀圣像的相好庄严而发起净土信仰,归依弥陀宏愿,一心念佛往生净土,永绝轮回之路,径登解脱之门。因此东林大佛的建造具有时代意义,是末法时代的一大事因缘。
庐山东林寺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果一上人任方丈时,即发起建设该项目的意愿。在续任方丈传印长老(现中国佛协会长)的领导下,东林寺代主持大安法师率四众弟子群策群力,呕心沥血,工程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建成后的东林大佛净土苑占地 3300亩,是一个集信仰、弘法、修行、教育、安养、慈善、佛教交流为一体的多功能佛教场所,对净土宗及未来中国佛教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该项目坚持彰显佛教清净理念,不收朝礼门票,不做商业佛事,旨在利生度世,全部建设资金由四众弟子自行募捐解决。而该项目建设资金需求,据东林大佛净土苑工程建设管理方面了解,即使以参与建设各方(很多为佛弟子)发心,以最低成本来测算,也至少需3~4亿,筹集的资金与所需资金尚有很大差距。佛经中说:诸布施中,法布施最胜。布施人实物,只能救得一时。布施人精神文化资粮,却可救人一生。伏翼佛教四众弟子与各界大德,同心同德,各尽所能,参与东林大佛工程建设,自种无上福田;圆满往生资粮,成就无量。
庐山东林祖庭,是净宗初祖慧远大师所开创的中国净土第一道场。往昔远公大师率莲社一百二十三同仁,于般若云台阿弥陀佛像前,庄重立誓,念佛求生安养。
现今东林寺四众弟子在此政通人和之盛世,为报佛恩,于此开工建造阿弥陀佛接引大铜像,幷建造与之相配套的集修行、弘法、教育、研究、慈善、安养与临终关怀为一体的东林净土苑。实施净化人心,提升道德,信愿念佛,同登极乐之宗旨。用以续佛慧命,光大祖庭。诚为百千万劫稀有难逢之盛事。
在这阿弥陀佛圣诞之神圣时刻,东林寺两序大众感恩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及十方三世诸佛菩萨的慈悲护佑,感恩滋养我们的阳光和大地,感恩诸山长老与四众弟子的关怀,感恩政府、领导与社会贤达的支持,感恩已帮助、今帮助、将帮助东林寺的人们。谨在阿弥陀佛像前,为所有关心、支持和帮助过东林寺的人们及其家属祈祷和祝福,为我们的祖国与人民祈祷和祝福。祝愿国家昌盛,人民安乐,祝愿世界和平,同体共存。
谨在阿弥陀佛像前,为那些忍饥挨饿的人、备受疾病折磨的人、被损害被凌辱的人祈祷,为一切身心遭受恼害的人祈祷,愿阿弥陀佛庇佑他们、抚慰他们。愿灾难不起、疾病远离、战争消弭、正义永驻。
谨在阿弥陀佛像前,为一年来在战争中死难的人,在恐怖事件中死难的人,在疾病中死难的人,在车祸中死难的人,在空难中死难的人,在水火地震等灾祸中死难的人祈祷,为所有一切自然与非自然死亡的人祈祷,愿阿弥陀佛慈悲接引其亡灵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谨在阿弥陀佛像前,为天上的飞鸟、地面的走兽、水中的游鱼祈祷和祝福,为饿鬼道中的众生,为地狱道中的众生,为一切六道苦难众生祈祷和祝福,愿大慈悲父阿弥陀佛护佑它们,令其早日脱离轮回,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匡庐秀甲天下,高人蔚生,地灵人杰,誉动震旦。东晋远公大师,肇建东林祖庭,缁白二众谨律之侣,绝尘之士,四方不期而至,启立白莲社于阿弥陀佛像前,建斋立誓,修持念佛三昧,求生安养佛国。莲社一百二十三位高贤,悉皆蒙佛接引,成办净业。为净土宗在中国的弘传谱写出壮美的篇章。东林祖庭,遂尔便以中国净宗第一道场,铭刻在历史的年轮中。
物换星移,沧海桑田。东林寺的兴衰,悉与国家政运的穷通,唇齿相关。本寺前任方丈果一上人自新中国成立,尤其是从改革开放以来,驻锡本寺,披荆斩棘,以仿宋式大殿为中心的东林道场,蔚具规模。果一上人于1994年,七十三岁时,化缘周讫,舍报西归。
启建四十八米接引佛像是他圆寂前的最后愿望。继任方丈传印大和尚赓续未竟事业,惕励朝夕,先后完成佛像报批、奠基、设计等一应前期工作。各项准备工作已然圆成,阿弥陀佛接引铜像步入正式建造阶段。
净土法门,圆收圆超一切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时代与根器愈劣,念佛法门愈为当机。此中时教相应的情状,充分表诠着阿弥陀佛的大慈大悲,大愿大力。吾辈孤露穷子,舍弥陀慈父,将何以堪?在政通人和的今天,启建四十八米阿弥陀佛接引铜像,意义至为深远。观经云: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
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吾人睹见阿弥陀佛相好庄严,便可领略到阿弥陀佛平等救度我等众生的愿心。引发吾人信愿持名,求生极乐的善根。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阿弥陀佛大铜像,普结法缘,俾令一切众生离生死苦,得涅槃乐的无上功德,海墨难书。
由是恳祈诸山长老、十方檀信,发菩提心,行方便事,舍本有之家珍,培不朽之功德。量力随缘,布金捐助。俾令阿弥陀佛接引铜像,指日可成,经劫常住。使一切有缘众生,观像发心,求生安养。展劫外之玄风,辅寰中之德治。其功德利益,赞莫能穷。